這對圓柱形的玉豬,是作為主人手中握持的喪葬玉器,以豬為題材的玉器在歷代時有發現,但是製作成握豬的形式卻是漢代特有的。漢人相信玉有增強精氣的功能,而豬的繁衍速度很快,能夠給家族帶來財富,所以,以玉握豬陪葬是期待死者能保佑後代子孫興旺。
喪葬用玉一般都是選用質感較次等的玉料,造形和作工也較為粗略,像這件作品,工匠在圓柱形的玉料上,僅簡單琢磨出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和足部、尾部等部位的輪廓,這種製作陪葬玉器所使用簡潔俐落的刀法,即俗稱的「漢八刀」。這對玉豬身軀的中段各包覆著一片金箔,使玉料與外界環境隔絕,因此仍保持原本半透明的青綠色玉質。玉豬露出金箔之外的頭部和尾部,則因長年接觸土壤,玉質產生了泛白變色的現象。
玉質的握豬只有最高級的貴族才有資格使用,目前考古發現的握豬數量有限,而用金箔包覆的玉豬更是絕無僅有,因此這對玉豬可說是漢代喪葬用玉中相當罕見且重要的例子。